2013年2月9日 星期六

失蹤人口 & 巨魔人

“選擇的困難在於,一個人永遠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經驗來對不同的選擇做比較。 ”

信守承諾、遵守法律是正確的,即使這個承諾、法律會帶來顯而易見的苦果時,也還是正確的嗎?如果想要避開痛苦的結局而介入,改變了其他人的人生,這樣就是正確的嗎?由誰來判斷什麼時候應該介入,判斷的標準是什麼,又由誰來介入?整個介入機制又由誰來監督?如何判斷介入的成功與失敗?以一般的普世價值:財富、權力、名望、快樂來判斷嗎?被改變人生的人有選擇的權利嗎?


衰敗的社區,無法跳出貧窮的循環,小孩似乎已經有了顯而易見的未來。成為單親媽媽、毒蟲、殺人犯、頻繁進出教化所、監獄,社會機制無法阻止這些事情發生。他們說這需要層層官員的核可,他們說這樣做不符合法律流程,他們說他們也無能為力。

所以我們就可以跳脫法律,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嗎?法律是社會公民共同制定用以約束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的標準。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額外標準,都想跳脫法律,那豈不是天下大亂。然而法律確實有其不健全的地方,有時太不通人情,有時互相制約、綁手綁腳。

「失蹤人口」與「巨魔人」為同一個問題提供了兩個相反的選擇。看到沒有未來的小孩就把她綁架,送到有能力扶養的家庭。這樣是對的嗎?二、三十年後小孩長大後,如果知道自己的人生在不經自己同意的情況下,被大大地改變了,她會覺得慶幸還是憤怒呢?我們到底有多大的權力可以去改變別人的一生呢?即便我們認為這是善意 ……。

「巨魔人」在劇末由一個小女孩的口中提出疑問,帶著質疑或是疑惑的口吻說:「這是對的嗎?」她是一個已經懂事的小孩,甚至是自願被綁架到富裕的家庭,展開完全不同的人生。新媽媽帶給他不同的視野,財富、健康自然是不會少的。但她卻永遠無法與親生媽媽再見面,也必須割捨已經建立許久的深厚情感。這在她自願被綁架前,應該就已經設想過了;即便如此,她的內心還是充滿疑惑。

凱西艾佛列克認為應該依照法律的規定將小孩歸還給原生家庭,因為綁架就是錯誤的行為,即便原生家庭無法提供經濟、照護甚至連愛都無法給予,凱西艾佛列克都認為他應該要從摩根費里曼手中「拯救」這個小女孩。

或許是因為已經給予小女孩媽媽承諾,或許是因為先前已經槍殺過一個變態,讓他內心衡量事物的尺度偏向法律那端。他或許認為那個戀童癖應該接受的是公開審判、法律的制裁而不是他自己因為一時情緒激動、氣憤的處決。違反了一次法律的邏輯,巨大的壓力讓他無法再跨過這條紅線。小女孩未來的人生將顯而易見地悲慘,但他不願為他決定未來;總之,綁架是錯的,必須將小女孩帶回原來的家庭。那些自以為正義的人,如果無法改變法律架構,無法改變體制;那就繼續像「巨魔人」一樣地逃吧!一樣地生活在黑暗中吧!

只是,我們的社會應該反思為什麼我們會需要「巨魔人」,就如同為什麼高譚市會需要蝙蝠俠一樣。當社會體制出現了無法修復的漏洞時,就會出現一些雖然違反法律,但卻被我們道德所接受的行為。

「失蹤人口」片末凱西艾佛列克與小女孩一同看電視的一派輕鬆,卻讓我聯想到「誘.惑」片末 梅莉史翠普激動地說出:「我的心裡有疑惑! (我感到困惑!) 」

日常生活中,也常常有這樣的小小選擇困擾著我們;最後,人生會告訴我們,不管怎麼選擇,總是會留下遺憾。我們無法做出百分之百正確的事,因為正確與否端看你從哪個角度去評估。更何況,當我們站在當下,往往無法準確推估未來的發展。一旦事情發展不如預期,又或是發展一如預期,伴隨而來的就是如潮水般的後悔與疑惑。

我會承認,我無法解決問題,而且我感到困惑!
All rights reserved

2 則留言:

  1. "我想要一個朋友"--我在搜尋這本書無意間進來的
    你的文筆真好!
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,如果有機會也讓我看看你寫的文章,互相交流一下彼此的觀點。

    回覆刪除

留言是給我的鼓勵,歡迎留言。

隨機文章